思政部《毛泽东思想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组》召开第九次教学科研会议
来源: 发布于:2021/05/14 浏览:950
2021年5月13日下午13:00,思政部概论课程组负责人李海霞老师组织概论组全体老师召开了本学期第八次常规教学研讨会议,会议主题主要为“师德师风建设以及近期日常教学工作总结、安排”及后续重点工作安排,概论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全体课程组老师在课程组负责人李海霞老师的带领下集体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
首先是全体课程组教师对师德师风建设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李松老师认为:“道德的教育,言传不如身教。因为道德不是教条,更不是制度强迫,它的价值在于用实实在在的言行表达对别人人格的尊重,利益的维护。一个人的知识欠缺不可怕,因为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弥补。但一个人的修养、道德和文明礼仪有亏欠,在今后的人生中就很难改变,因为它属于性格和价值观的范畴,会形成一种错误的定势,甚至对别人产生错误的引导。老师既是学生的道德引路人,也是孩子的教育者,一旦我们的修养欠缺,价值失范,就会造成双重的教育误导,影响和谐的同事关系,所以我认为从正面对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道德修养的教育,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职业功能,也可以更好的塑造教师的社会形象,给社会的家庭教育也可以做出良好的示范。我的结论是,专业水平不足的老师可以给予成长的空间和时间,但是道德修养不足的人绝不能让他上讲台或是担任领导”。邓冠欣老师认为:“教德修养的核心内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爱岗敬业,遵守基本的职业规范,不能固步自封,懒于学习,要不断地增强自己的知识素养。
另外,思政课老师不单单只是要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三观的正确教育。最后就是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言传身教。”张文毓老师认为:“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尤为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教育,对于教师,基于职业的特殊性,自我做起;对于学生,知识是其次的,首要的是学会做人。其次是职业道德,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学生,热爱教育。教育的有教无类。”程陈老师认为:“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不如身教 ,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做过激的行为和说过激的话语。”周敬容老师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学习,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在课堂教学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不仅用知识的力量、深厚的理论知识赢得学生,更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张静老师认为:“师德师风建设对我们的要求有爱岗敬业,学术诚信,关爱学生等。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尼梦阳和廖茂怡老师都指出师德师风建设:“做为教师,我们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原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体现平等和尊重,才能体现出我们人民教师优秀的师德,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会象我们所希望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舒厚婷老师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有坚定的职业理想,我们肩负着教育新时代青年的这样一个光荣的使命,我们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我们的每一个言行都对学生有些直接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时刻注意自己的品德和作风。梁朗和杨婷老师认为:“师风师德建设对于思政教师非常重要。在教学上,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在科研上,要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良知,反对学术不端。总之,要做一名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合格思政教师。”叶丹老师认为:“教师应以身作则。特别要注重教学中的细节。要尊重学生,不能打击学生积极性。上课要有激情,特别是重复多次内容,不要有倦怠情绪。”陈艳君老师认为:“一名教师只要能够正确的认识和看待“教师”这个角色,就能够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最主要的当然是要从教师本身出发去做工作,但是在加大对教师教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学生这个群体对于教师的影响,他们的行为和表现也会影响教师的行为,应该全校教职工共同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教会他们学会尊重。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也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的外部环境”王敬老师认为:“师德是教师的立业之基,从教之要。师德师风既需要制度的规范和框定,更需要我们教师自己自觉的立德修身。教师立德修身,强调教师主体自律自觉地用“德”来反思和内化,通过师者之“身”来正德正礼,实现“立正身之德”“修有德之身”的整体性过程。因此,教师能否立德修身以及如何立德修身,是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
通过本次会议,近期相关工作展开情况做了总结,并且为接下来相关工作的有序展开做了相应规划,各老师也对师风师德有了更新的理解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