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服务
- 网络安全教育
- 网络月报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成都校区行政楼三楼实训与信息中心
办公室 028--67935842
多媒体值班室 028-67935845
提高防骗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依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首先要培养人民的网络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当今社会,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意识对于一个人、一个公司、一个国家而言,已经成为必需品。
网络在带给我们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各类诈骗花样百出,看似优惠的背后可能存在着巨大陷阱。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防范网络诈骗呢?我们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
一、常见诈骗手段
典型一: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
骗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骗子会给你发送伪造的公检法官网、通缉令、公告等对你进行威逼、恐吓,以使你相信就范。然后让你把账户上的钱转进所谓的安全账户。
“公检法”机关不存在安全账户或核查账户,不会通过电话、网络通知涉案人核查资金、下载App和提现转账汇款;“公检法”机关办案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工作证件或相关法律文书,不会通过微信、QQ、传真、邮寄等形式发送展示相关法律文书和个人工作证件,逮捕证、传票和涉案信息均无法通过互联网查询。
典型二:宣称可以破解游戏沉迷
骗子号称可以破解游戏沉迷,骗取钱财,也有可能盗取游戏账号,进行敲诈勒索等。
在受害者转出第一笔钱后,骗子会继续和受害者沟通,并层层诱导,以各类名目迫使受害者不断付费,在骗取足够金额后将受害者拉黑。
典型三:短信诈骗
常见的短信诈骗主要有这几种:1、发送短信诱使回电话扣取巨额话费;2、仿照一些政府机构要你核对个人信息;3、伪装成跟你有关系的某某人然后向你借钱;4、发中奖信息索要一系列的手续费;5、仿照手机营业厅或银行的短信格式向你发送一些不存在的套餐,骗取你的财物。如果你听从了对方,那么你所转出的资金将一去不回了。
典型四:网络借贷
网络借贷有许多种,例如:app贷款,网站贷款,网络校园贷等等,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网络校园贷。
网络校园贷诈骗主要用“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声称能通过培训提高综合技能,夸大培训效果,签订培训合同,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与兼职诈骗结合,要求学生贷款购买手机等产品做“销售代理”,贷款的利息和滞纳金很高,学生如不能如期还款,将迅速背上难以承受的债务压力。
典型五:利用介绍勤工助学诈骗
诈骗分子往往在邻近学校周边地区。设立职业中介场所(有的是个体职介所与所谓的用人单位联合诈骗学生中介费、押金等),将求职的学生介绍到骗子自行设立的所谓“用人单位”勤工助学,“用人单位”假意录用,要求学生交纳一定的“建档费”、“工作卡工本费”、“保证金”、“押金”等,“就业单位”多分配给较多繁重的推销市场、调查任务,之后以工作不达要求为由拒付工资或以“保证金”抵消处罚等,“用人单位”临时租用几间房为“公司”,一旦败露,即作鸟兽散。
典型六:查用QQ信息实施诈骗
犯罪嫌疑人利用计算机手段盗取QQ号,再用盗取的QQ号以冒充熟人的方式和受害人进行聊天,并通过视频截图等手段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再以各种理由,比如急需用钱,急需冲话费等方式对受害人实施诈骗。
二、网络诈骗手法千变万化,预防被诈骗,我们应该这样做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这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
(2)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在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发现可疑人员要及时报告;上当受骗后更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3)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
有些同学习惯于把个人之间的交往看作是个人隐私,一旦上当受骗后,无法查处。有些交往关系,在自己认为适合的范围内适当透露或公开,这也是安全的需要。
(4)不随意泄露身份信息
那种针对性的诈骗发生的开端就是身份信息泄露。不在网上随意注册那种要填身份证号的账号。
(5)不贪小便宜
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那种说你中了奖要输验证码领奖的短信直接删了就好,电话直接挂了,绝不多听这些人的话,你听多了有可能不由自主就信了,不听不接是正道。
(6)不着急转账
如有网友提出经济上的要求,一定要慎重,最好通过电话进行核实和确认。QQ用户在发现自己密码被盗时,要设法尽快取回密码,若无法取回密码,则要将被盗情况及时告知QQ网友,防止不法之徒假冒其名义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7)不办看起来很优惠的借贷
最近很火的大学生借贷,大家应该都有了解,那些骗子就是掌握着大家图便宜的心理来进行敲诈勒索的,父母给的学费是足以让你度过学年的,所以,不乱花钱是很有必要的。
(8)网购的陷阱
接到陌生的短信或电话,要多留心眼,冷静判断,可以先拨打邮政、银行、公安等部门电话进行核实查询,不要直接拨打短信或是对方提供的号码,也不要将钱轻易转入对方告知的账户,一旦受骗及时报警。
(9)网络交友需慎重
上网聊天要留个心眼,不要随意告诉网友自己的真实姓名、学校和家庭情况等。不要沉溺于网恋,更不要轻易与网友相约见面,尤其是女学生。即使由于某种原因确需赴约的话,一般应有他人陪同为好,切记不要在不完全了解对方的情况下单独赴约。
(10)勤工俭学当心陷阱
切莫轻信来自网络的就业信息,通过正规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会可靠些,如果没有把握就让社会经验丰富的老师们帮助你甄别吧。
综上所述,我们应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来自网络的陌生人,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人生哲理。被骗后应及时保留相关证据并报警,同时提醒身边的人谨防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