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对外合作交流处

紧抓教科研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希望学院召开2019-2020学年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

2020年05月09日作者:何仓鸿来源:转载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官网

 9月5日下午14:30,希望学院于6103报告厅召开2019-2020学年秋季学期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希望学院院长陈叶梅、副院长马贵平、教学督导室主任黄天民教授、科技与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王成璋教授、土木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刘东民教授、轨道交通学院副院长胡汉春教授、外语系系主任金桂林教授,以及教务处、人事处、科合处、招生处、督导室、各系部教研室副主任及以上人员参加会议。本次会议由副院长马贵平主持。

会议伊始,教务处处长刘西对本学期初教学运行情况进行说明。首先他提到,本学期除新生外共开设课程2037讲,学生出勤率再创新高,达到97.49%。二是讲解了各系部教师调课情况,以及机房和实训室使用情况。三是对本学年将举办的第六届教师说课比赛进行安排,并仔细讲解了学科竞赛整体特征,肯定了2018-2019学年学科竞赛整体质量有较大提升,参赛活跃度更高,获奖比例提升。四是通报了学院特色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建设,以及51个待结题项目的推进情况。

 教学督导室主任黄天民教授对本学期督导工作节点进行了讲解。首先是专项检查,将组成专门检查小组进行毕业论文检查,包括毕业论文总体情况和单个论文抽查。随后提到了优秀教学成果奖的选拔和评比,强调各系部应选拔优质成果,送予学院评审。并强调了教学文件增补和归档,重视过程的记录。最后提到了督导每月工作简报,包括二级督导组成员听课记录记载。此外,黄教授还提到了非特色专业建设规划,强调需进一步思考完善。科技与对外合作交流处常务副处长王军对近年来项项结题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首先简要介绍了校级质量工程、科研工程项目的结题情况,提醒各系部进一步推进结题工作。他提出,学院领导十分重视教科研成果,大力支持教科研工作。他指出,社会大众对于学校科研成果的认可度高,希望学院也十分重视,将进一步加强对新进教师的培养,全力支持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进行教科研建设,推动科研和学科建设协调发展。

随后,科技与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王成璋教授补充到,2018年希望学院召开了第一次科学发展大会,大会上学院教师所作论文将集中发表,并集结出版。他提到,希望学院和同类高校相比,标志性、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相对较少,存在不足。因此学院将提供优质平台,做好科研服务,希望各系部老师积极参与,提升自我,为校争光。

招生处处长杨青对2019级新生报到基本情况进行了汇报。他提到,2019年希望学院在校学生人数首次突破两万,2019级新生本科报到率高达96%,创历年新高,并宣读了报到率在98%上的专业名单,对其表示肯定和鼓励。随后介绍了学生转专业情况,并对学院出国留学项目进行了重点介绍。

  副院长马贵平介绍了学期考核工作的情况,明确了评估工作流程,并对学期评估考核问题进行总结。他提到,部分专业与课程的建设思路不够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高级别科研成果不足,需增强教职工科研意识,大力发展科研;评估资料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马院长强调应紧抓教学质量,重视评估工作;建立质量监测数据平台,依据2018年1月30日发布发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建设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质量检测网络;狠抓“1+N”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院长陈叶梅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陈院长指出,本次会议是2019-2020教学年的第一次教学工作会,会上讨论问题是学年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应高度重视并落到实处。进一步强调重视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并提出一是切实推进转型改革和三全育人项目,依据学院教学方案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二是围绕教科研工作指出,年轻教师应利用好学院科研平台,做到“登高望远”,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和个人水平。三是凝练专业特色,明确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四是重视国内外各类项目申报和各类各级比赛,通过这样的平台来提升和展示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四是做到“三室合一”,即利用好教研室、实验室、工作室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此外,陈院长再次强调了教学评估的重要性,提出强化教学文件的建立与管理、教学过程的记录,以严谨高效的态度迎接评估。最后,陈院长肯定了2019年招生工作,向各系部对招生工作的全力支持表示感谢。并强调要让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严起来,难起来,实起来,忙起来”,做到“把教育质量实实在在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