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周年校庆访谈系列报道】十年树木,百年育人——记建管系优秀教师唐宇
作者:作者:图/文/建设工程管理系 刘童 浏览量:1007次时间:2019-06-18

唐宇——国际工程商务工作室主任,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澳大利亚科庭理工大学会计学专业。主要从事工程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工程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致力于以工程为背景全生命周期的分析研究。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这是唐宇老师在最艰难时期不断自我勉励的一句话,这句话使他在海外留学迷茫期间柳暗花明,同时也成为他教师生涯中的人生格言。
十年春风化雨,十年风雨兼程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他毕业于澳大利亚科庭理工大学会计学专业,荣获硕士研究生学位。主要从事《工程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工程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建设和教学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之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力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唐老师结合多年海外留学的经验,生动形象的用餐厅里的一盘菜来阐述国外教育和中国教育的差异。他认为如果把老师比作厨师,学生就是餐厅里的顾客。在中国,厨师会全面细致的告诉顾客这盘菜用什么调料,具体的做法,顾客知道料理这盘菜的所有流程却对这盘菜没有了任何的体验感;然而在国外,他们会让顾客亲自品尝,然后对这盘菜进行评价,结合实际经验来分析这盘菜的做法。国外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性,这就是中国教育和国外教育的差别和不同之处。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唐老师还具体分析导致中外教育差距的原因。中国教育发展迅速,当代大学生受教育人数日益增多,老师面对这样局势,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但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不少同学困惑于毕业之后选择就业还是读研。唐老师表示同学们在面临就业和读研的选择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读研可以让毕业生追求更高的平台,提高阅历,厚积薄发。而对于选择工作直接进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他们可以很快的将理论转化为现实,通过长时间的实践不断提升能力。相比选择读研的毕业生更具有社会经验。但这两者都需要他们经过大量的付出,才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
在这十年期间,建管系一直坚持用“三位一体”理念培养学生,唐老师谈到,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实践、协作、创新”能力,专业实践、毕业设计和就业促进能够将同学们在大学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摆脱“中国式教育”、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现象。唐老师他不仅会在课堂上给学生们传授专业的知识,还会和同学们进行课外的沟通和交流,全方面的了解学生们的想法,同时拓宽同学们的课外知识面。
十年岁月如流,十年青春如歌
当今现代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唐老师谈到,要想成为企业重点培养的对象,首先需要学生敢于发现和追寻自己价值才能,同学们应该认识自己、反省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懂得扬长避短。其次,每一个企业都不希望留下一个浮躁、跳槽的人,同学们应该培养对企业的归属感,这样才能够获得企业的认同感。
聚是满园秋色,散是缤纷夏季。年华流转,不变的是学者心;岁月如流,永恒的是师者魂。在希望学院十年校庆来临之际,唐老师对希望学院给予深深的祝福。他表示在任教的这几年里,桃李尽芳菲,看到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带着梦想纷纷走出校园找到理想心仪的工作,内心十分激动也很感动。唐老师希冀希望学子们: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同学们不管是在校内还是毕业后都不要忘记初心、一定要时刻牢记使命,成为一名能够对自己负责、给家庭带来幸福、向周围传递正能量以及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十年历练,十年腾飞,十载风雨同舟路,今朝再谱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