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校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有效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结合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实验室管理过程监控的目标
建立实验室管理过程监控体系的目标是提升管理水平、更好服务教学。结合我校办学实际,根据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协调各种保障要素,确保提升管理水平、更好服务教学这一目标实现。
二、实验室管理过程监控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
实训与信息中心是在分管院领导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室管理工作。下设实验室综合管理科负有在监控体系对各实验室管理工作进行布置、检查、管理、指导等职能,同时也负有在检查、管理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建设的职责。
各系部及相关人员在监控体系中的责任:
1. 根据学校下达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制定本单位个性化的规章制度,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考核办法,在本单位开展评管工作;
2. 依据学校下发的管理要求,负责对本单位实验室管理工作进行自查;
3. 对在监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上报整改情况;
4. 系部领导和实验室负责人有对实验课教师日常管理行为进行布置、检查、管理的职责;
5. 系部领导和实验室负责人有对实验员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布置、检查、管理、考核的职责;
6. 实验课教师有对学生规范使用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责;
7. 实验员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有对实验课教师管理行为和学生规范使用行为进行检查、管理的职责。
三、实验室管理过程监控的主要内容
1. 常规检查。实验员应切实做好实验室各项常规工作,把学院和系部的管理要求落到实处,坚决杜绝伪造数据、表格,工作拖拉、不作为,无法胜任本职工作,不在岗等行为出现。实验室主任要对实验员的日常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系部领导应实地走访实验室,检查实验室的运行情况。实训与信息中心每周四对实验室管理情况,包括:安全、卫生、仪器设备保养、存档资料等,进行现场抽查,并将抽查结果通报系部。
2. 意见反馈。听取实验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各系采取随时和定期相结合,个别访谈与召开座谈会相结合,听取实验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实训与信息中心随时听取实验教师和学生意见。
3. 听课。各系、各部门按照学院教学规定组织听课,并按照课程标准和实验指导书,考察实验操作规范、学生实验技能、实验效果,发现安全隐患、耗材使用情况等。
4. 考核。各系制定实验室主任和实验员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把实验室工作人员纳入系部的学期和年终考评当中,与教师序列同等考核和评优。
实训与信息中心
2018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