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学院召开2018--2019学年 省示范专业配套实验室建设方案评审会2018年10月20日

  10月18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在行政楼三楼第一会议室召开2018-2019学年省示范专业配套实验室建设方案评审会。会议主要根据学院2018年省示范专业建设要求,各实验室将建设方案进行汇报,并由专家进行评审,推进配套实验室建设工作进入新进程。


      评审团领导陈厚义、陶秀珍、李骁、孟兆怀、彭建设、马嘉灵、曾静、钟秋月,希望学院领导陈叶梅、史本山、孙传胜、谭乾、马贵平,专家教授胡汉春、王长林、黄兴建、胡成、邓成尧,各实验室建设方案相关系部系主任、负责实践教学的系副主任、实验室主任及建设方案负责人,实训与信息中心、教务处、科技与对外交流合作处等部门负责人参会。

       

      据悉,在2017年1月,经过层层推荐、资格审查、材料公示、专家评审等多个环节,学院组织申报的交通运输、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工程管理共3个专业获得省教育厅“四川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示范专业“项目立项,建设的周期为4年,建设过程中,省教育厅将按照“申报书“和“任务书”的要求对项目的实施过程情况进行考核,建设期满后,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通过的专业将会授予“四川省普通高等本科应用技术型示范专业”称号,并具备进一步申报国家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项目的资格,自项目立项以来,学院从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积极推进示范专业建设工作。


      会上,学院院长陈叶梅谈到希望学院坚持以轨道交通为特色学科,土木工程为支撑学科,以商科类专业为延伸学科的发展观,坚“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打造国内一流的独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为此全院上下不懈努力,在充分利用西南交通大学的师资、专业及实训基地等优势,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在转型改革关键年,为进一步完善涵盖轨道交通、土木工程以及商学相关专业的现代化理实一体化实验实训中心,结合学院实际发展需求,为3个省应用型示范在建专业、1个省级特色在建专业配套实验室的建设做出方案建议,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建设,为学院转型升位奠定基础。最后,陈院长表示学院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学院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对此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在转型升位开局年,全体教职员工凝聚力量,继续为学院成功转型升位添砖加瓦!


      学院副院长谭乾从近三年来学院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地位、作用和贡献做介绍。他从实验室参观接待、订单班学生的培养、对外服务及社会影响力、对学生就业的贡献、实训教学开展情况、竞赛成果、师资队伍培养等11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对实验室未来发展的“三室一体”建设方向进行了说明;还针对近2年来学院实验室内涵式管理与发展的理念以及成果进行展示。此外,他还讲述了此次实验室建设评审会的背景和意义,谈到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壮大,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实验室的建设也必将为学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必将更好地促进学院整体转型改革和升位发展。

      随后,由各系部汇报建设方案,专家评审对各个建设方案进行评审。各汇报人分别针对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作用、意义及具体建设规划做了介绍。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实验室建设有利于建设学院轨道交通培养体系完整性,符合行业和地方需求,同时,实训室与相关专业集群相结合发展满足了国家对新工科建设的要求;此外,建设该实验室有助于保证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申报成功之后的招生及教学工作开展,支撑轨道交通类特色专业更好发展。


      铁路客货运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则是在基于轨道交通实验中心现有的实训室配置上,为更好满足实训教学,更合理安排实训课程,进一步优化现有实训室的教育教学方案而提出的建设方案;机械原理实验室的建设有助于建立虚实结合的模型库,建设方案里提到,模具制造工艺虚拟仿真软件采用计算机三维仿真技术,能够营造出身临其境般的教学与实训体验,依托如此先进的游戏开发技术,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为题材创建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使学生在优质资源中高效学习。

      机电与轨道车辆工程系电工电子实验室、整车模型仿真实训系统的建设符合四川省示范专业建设需要开设应用型课程的建设要求,更有利于学院教学与科研工作开展,促进办学水平提升;云计算与造价管理实验室运用斯维尔、avztth、Revit、Matlab、Spss数据分析软件,结合云平台教学与实验室的总体规划布局和优势专业的转型发展情况做建设规划,建成后,在功能、数量、性能、稳定性四个维度上对专业建设带来极大帮助;希望会计智能实训室建设结合智能型大会计的转型背景,希望实训室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智能型大会计体系建设和完善,为专业硕士点申报、省示范专业的建设以及提升办学质量打下基础。


      5个系部针对学院3个四川省应用型示范在建专业、1个省级特色提升在建专业需配套的7个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做了介绍,从实验室的功能规划、场地布局、投资预算、教学服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实验室建设影响学院省示范专业建设的成效、学科及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对此高度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考察工作,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推进。

      汇报的同时,与会评审团、院领导、专家教授们给予了专业、详细的建设意见。信息工程系主任王长林教授谈到,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实验室方向以及建设风格应趋向地铁、大铁路方向、以及就业方向来;机电系副主任邓成尧,谈到采用新技术、方案-VR加虚拟仿真技术,先进成熟的新技术使用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建设工程管理系系主任张大文教授谈到实验室的建成将更好满足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践教学,同时,有助于智能土木的发展,助力专业转型和学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