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主题讲座 从概念到空间——实践中的设计方法探索
来源:文:钟蔷薇、杨精卓、陈力莅、刘茜 图:钟蔷薇 发布时间:2020/06/10 浏览:1559次
为丰富建筑学子的专业知识,2020年5月24日晚上20:00,由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系建筑教研室主办,建筑学会承办的《从概念到空间——实践中的设计方法探索》线上讲座在腾讯会议如期举行。
本次活动邀请到的讲座主讲人是有多年丰富设计经验的史老师。讲座由建筑学会赵思胤会长主持,刘茜老师、陈力莅老师、杨精卓老师以及建筑学专业的同学参与、聆听讲座。
讲座开始,赵思胤会长简要介绍了本次讲座的主讲人史老师。史老师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研究生是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城市设计与景观建筑学方向双硕士,目前是Open开放建筑事务所理事。
在讲座中,史老师用诙谐、简洁的语言透露出自己在建筑界积累的经验和丰富的阅历,通过分析一些优秀实践案例来讲解从概念到空间的设计实践研究。
图1 讲座网络现场
史老师从基地、尺度、任务书和案例这几个方面入手。讲解如何分析场地(基地),如何与过往项目、当地场所、相似成功案例对比得到恰当的尺度,以及通过研究各种案例、各种要求和面积指标、拆分功能块来分析设计任务。
然后,老师详细讲解了如何在实际设计中通过实体模型和手绘草图对建筑进行体量研究,通过文字和图像提出概念,用模型和图纸进行体型推敲,逐步深化设计将概念转化为具体空间。
图2 利用模型做设计研究
最后,史老师在讲座中也推荐了一些建筑学习方法。通过欣赏各形式艺术、经典建筑作品等训练眼睛,是我们具备基本的审美能力;通过学习历史、构造、结构等各学科来建立全面的知识框架,对生活、社会的各方各面都保持一颗好奇心等等。
史老师讲完后,陈力莅老师和杨精卓老师就史老师的讲座内容进行了再一次诠释、总结,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运用从这次讲座中所学习到的设计方法。

图3 网络讲座现场
最后的交流互动环节,由刘茜老师组织同学们积极提问。在刘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积极地向史老师询问关于专业方面的疑惑。
建筑设计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于解读任务书、场地调研和案例学习,史老师根据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一套从概念到空间的转换方式,给我们学校的建筑学专业教育带来一些新的启示,同时也给学生带来更新的学习体验。